近日,山东省接连发布多项与建陶行业息息相关的政策措施。
建筑陶瓷行业被列入“两高”
先是山东省发改委、工信厅、生态环境厅等9部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开展“两高”项目梳理排查的通知》,提出坚决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的“两高”项目盲目发展,规定对已建成投产“两高”项目,属于落后产能的加快淘汰,有节能减排潜力的进行改造升级。“两高”行业也包括建筑陶瓷行业,这将对山东建陶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?
高峰时期,山东仅淄博、临沂两大产区就分别拥有500多、200多条建筑陶瓷生产线,是仅次于广东的全国第二大建陶产区。自2014年以来,在经历了环保整治、退城入园、清洁能源改造、淘汰落后产能等多重整治后,如今山东两大主要产区中,淄博仅剩35家建陶企业,临沂不足20家。全省仅剩140余条建筑陶瓷生产线,单论产能,已跌出全国前五之列。不过保留下来的陶瓷企业,无论生产设备和技术,还是节能减排都属全国最先进水平。
因此,淘汰落后产能的限制“两高”的要求或许不会再对山东建筑陶瓷行业产生实质性影响。
陶瓷砖产量5年萎缩69%
同样在近日出台的《山东省建材工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(征求意见稿)》中,列举了2015年至2020年山东省陶瓷砖产量变化:2015年山东省陶瓷砖产量达8.8亿平方米,到2018年跌破2亿平方米,2019年以后,随着淄博复苏,产量逐步回升至2.69亿平方米,但5年内产量下降仍达到69%。
尽管上述与各方统计数据有不小的出入,但基本变化趋势与当地产业政策调整以及生产周期可以吻合。根据《2020中国瓷砖产能报告》数据显示,截止2020年底,山东省陶瓷砖生产线143条,日产能247.86万平方米,年产能仍有7亿㎡左右。但2020年,山东地区因疫情复产晚,年底停产早,陶瓷企业生产周期普遍在7~8个月,满负荷生产周期更短,因此实际产量远远低于产能。
重点发展薄型化、
泡沫陶瓷、透水砖等新型产品
也正是通过率先淘汰落后产能,实现转型升级,山东保留下来的优质企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。2019年以来,淄博市就率先明确“坚定不移支持建筑陶瓷发展”,《征求意见稿》同样表明了支持山东建筑陶瓷产业做大做强的基本态度。
《征求意见稿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发展两大产业链条,做优四大产业集群,做强八大产业基地,其中就包括临沂和淄博两大陶瓷产业基地。同时提出了建筑陶瓷行业发展重点,包括:
鼓励建筑卫生陶瓷骨干企业加强培育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,建立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企业品牌管理体系,加强山东省建材品牌文化建设和品牌宣传推广。
鼓励陶瓷薄型化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,重点研制干法制粉、喷墨打印、增材制造、陶瓷原料制备控制系统、压机控制系统、机器人注浆修坯、机器人施釉、产品智能检选和包装码堆等技术装备,加快窑炉、喷雾干燥塔等设备节能改造。
重点发展泡沫陶瓷、陶瓷透水砖等采用工业废弃物和低品位原料开发的陶瓷砖产品。大力推进陶瓷砖产品薄型化,推广耐磨、耐污、防滑、保温等多功能型新品种应用。
本文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。本文观点不代表陶瓷时代立场,如有疑问请联系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