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力:停下脚步,重新认识陶瓷

回首中国陶瓷数千年的发展史,从1983年佛陶集团从意大利引进首条全自动彩釉墙地砖生产线至今的40年,无疑是陶瓷产业这幅波澜壮阔的产业画卷中最高潮迭起的精彩片段。

天下大势,浩浩汤汤,兴衰盈虚,变幻莫测。身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洪流当中,陶瓷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时代裂变与产业重构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与节点当中,由《陶瓷信息》主办的2022年陶瓷人大会将其主题确定为“重新认识陶瓷”。

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,也是一个极具战略高度的话题。改革开放之后的新一代陶工,许多人做了一辈子的陶瓷,步入2022年,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玩不转陶瓷,看不懂这个行业了。

此刻,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挑战。而我们,的的确确需要停下脚步,静下心来,重新认识与思考这个行业——

“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我要到哪里去?”

图片

回首过去40年的发展,由城市化带来的中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无疑是最大的市场红利。前者让中国建陶产业连续数十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态势,人均瓷砖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,后者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,在大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,也让中国多年雄居全球陶瓷砖出口大国的宝座。

张瑞敏说,没有成功的企业,只有时代的企业。过去数十年,陶业江湖风起云涌,几多沉浮。最终形成了十余个产区、近千家陶企、数千个品牌混战的市场格局。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亮眼的产区、优秀的企业和知名品牌。

如果说这些产区、企业和品牌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,虽然离不开主观因素的努力,但更大的成因却是这些产区、企业和品牌刚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,站在了市场的风口浪尖之上。

图片

然而,时移世易。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,2022年的陶瓷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——

    从产品供需看,产能过剩严重,2022年尤甚,部分产区开窑率不足50%,大量产能面临着淘汰出局的危机;

    从生产方式看,瓷砖产品的生产正从过去的机械化、自动化转向数字化、智能化,许多产区、企业面对转型升级的要求力有不逮;

    从市场营销看,行业正从过去的工厂时代、产品时代转向用户时代,企业经营的重点不仅仅是产品、技术和品牌,而是要找出市场的痛点,瞄准客户的需求;

    从行业周期看,经历了萌芽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的陶瓷产业,目前正处在衰退期的坡道之中,下山的路明显比上山的路还要难走。

    从增长到发展,从增量从存量,从扩张到收缩,从暴利到微利,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,从世界工厂到中国智造,中国陶瓷产业早已进入了下半场。悄然之间,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底层逻辑已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。

在这样的形势下,整个产业的结构、版图与生态都需要重新规划与调整,市场所谓的品牌、产品、价格、渠道与服务等都需要重新定义与划分,让陶瓷产业再次回归初心,回归本源,从而从自身的发展规律中探寻出一条行业重生的发展路径。

图片

当前,陶瓷产业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市场需求萎缩所带来的压力。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出口,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,短期内都难有有效的应对之策。而需求萎缩带来的直接后果则是产能过剩、行业内卷、停窑限产、裁员减薪……这是一种雪山崩裂式的危机,牵一发而动全身,一大批的陶企、品牌与陶瓷人,注定要被这场时代的产业变革所吞没与抛弃。

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,注定其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惊人。在全球资源枯竭,能源掠夺战火连天的今天,陶瓷产业注定是一个不可能大规模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,低端产能、工厂、企业、品牌被淘汰出局是时代的必然。与此同时,绿色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浪潮,都对陶瓷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无法逾越其门槛的企业和产区,同样面临着出局的危机。

此外,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,陶瓷这一古老的建筑装饰材料,正面临着一系列新材料的严峻挑战。虽然陶瓷产品与人类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,虽然陶瓷产品在使用功能、人文属性方面远胜许多新型装饰材料,但这类新型装饰材料凭借其科技属性及规模化、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,正一步步蚕食着陶瓷产品原有的市场份额。在多年来替代与反替代的拉锯战中,陶瓷产品并未占据多大的市场优势。

当然,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,相信陶瓷产业一定是一个有源头无尽头的恒阳产业,在经历了一次长达数十年的产业发展“高潮”之后,许多过往成功的经验正变成当下前行的包袱。此刻,我们需要来一次彻底的警醒与深思,以修正我们前行的脚步。

重新认识陶瓷,只为更好地出发!

作者 | 王力 蒙娜丽莎集团文化总监

本文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。本文观点不代表陶瓷时代立场,如有疑问请联系原作者。

(0)
陶者陶者自媒体用户
上一篇 2022-11-16
下一篇 2022-11-16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头条号
头条号
百家号
百家号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QQ客服
QQ客服
返回顶部